最近在网上,大家不是在晒发烧就是在晒囤药,可以说是非常热闹。
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疫情的段子火出了圈,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空气中都有“毒”,如果把抗原棉签在空中挥舞几下,就能出现两道杠(羊)的。
还有“守药待羊”的,正在打听谁家的“羊”品相好,症状轻,相约去“接种”。
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下,好像谁没有羊过,都不好意思出门。
从突然放开的不适应,到现在这些抗疫“欢乐”的段子满天飞,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疫情下,正在持续发力的互联网医疗,所带来的安全感,让大家变得更加从容。
互联网医疗成为抗击疫情应急通道
随着疫情防控策略优化,使得突然的放开使大家出现了诸多不适应,“阳了,发烧了,去不去医院?”这个问题让大家颇为纠结。去医院,一方面加大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面临漫长的排队和候诊时间;不去,心里不踏实……
与此同时,各地医疗机构也普遍面临资源挤兑的压力。
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成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12月12日,高层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互联网医疗只要在线上就可实现挂号、问诊、开放、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在为大家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也已经成为抗击疫情应急通道。
尤其是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诊疗更是发挥出巨大优势,日益成为线下门诊的有力补充,成为很多患者的就医新选择。
目前,大多数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都是选择自行居家隔离恢复,为了缓解医疗资源紧缺,也为了防止线下就医扩大疫情,无论是诊疗还是购药这些互联网医疗服务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一环。
互联网寻医问药成首选
当前,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对大部分人来说,利用互联网“寻医问药”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也用技术构筑了疫情防控的“硬支撑”。
在疾控领域,腾讯健康已构建 “1+3”智慧疾控产品矩阵。其中,“3”指助力“早预警”的“症候群监测预警系统”、助力“早发现”的“防疫通-核酸抗原检测服务平台”、助力“早处置”的“智能流行病学调查系统”;“1”则是让预警、发现、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更高效的“数字底座”。
而且腾讯健康小程序连接2700家可挂号医院,7500家疫苗服务,超过5000家体检机构;AI助医上线全国近1000家医院……不仅可以进行在线咨询,也可以预约挂号。
此外,还有其他互联网在线咨询平台,例如人民好医生APP视频咨询、京东健康APP在线问医生、平安健康APP快速问诊、好大夫APP快速问医生、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极速问诊、微医APP等,即使大家居家隔离也有专业医生“陪护”。
互联网医疗的形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比如张先生发烧咳嗽,他在腾讯健康或者其他APP平台进行咨询,对接的是全国各地的名医,如果出现同城医生“暂不接诊”等情况,可立即选择外地医生,这样就能及时在医生的治疗和用药建议下,自行服用药物。
越来越多人选择云就医的背后,我国互联网医疗也保持高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2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1%。
从订单金额来看,11月新增订单7.18亿元,环比增长46.85%;从订单数量来看,2022年新增订单数量为2137个,订单数量超过此前同期。
可预见的是,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后疫情时代,也将随着互联网智慧医疗产业链的完善,使大家享受更高效、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zsfx/202509-19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从“守药待阳”到“阳过”:段子出圈背后,我们欢乐的底气源于何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最近在网上,大家不是在晒发烧就是在晒囤药,可以说是非常热闹。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疫情的段子火出了圈,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空气中都有“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