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经验方天麻钩藤六叶汤辨治高血压病
作者/牛琳琳 曾垂义 毛德西

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头痛不适,中医多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病因多责之于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及跌扑损伤,瘀血内阻,究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窃。毛老勤求古籍,结合临床经验,以为肝风内动在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故当以平肝熄风法为主要治法,拟定天麻钩藤六叶汤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收效显著。

理论渊源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甚则耳鸣眩转”。《黄帝内经》中对高血压病所致眩晕的病机做出了概括,明确指出眩晕病位在肝(胆),病机为“风”邪作祟,肝风上扰神窍,则生眩晕。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眩晕》中亦指出眩晕为“阳化内风”所致,并指出肝风“非外来之邪”,当由内而生,或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或七情所伤,火极生风,或脾阳虚损,肝风内动,其皆与肝有关。叶天士指出眩晕病机在于肝风内动,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故肝风内动在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治法来源
高血压病的肝风内动证源于《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于清代,尤以叶天士、王旭高等医家阐述最为详尽。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内风”的理论,并提出了育阴熄风、平肝潜阳的治法,治疗方药中多采用天麻、钩藤和霜桑叶之品,王旭高在《王旭高医书六种》中列举了“治肝三十法”,其中就涵盖了平肝、熄风、宁风等治疗法则。首次提出“平肝熄风”之法的当属当代名医胡光慈,其在《杂病证治新义》“肝厥头痛(高血压病头痛)”一节中明确提出肝风头痛、肝逆头痛、肝阳头痛等,并创拟天麻钩藤饮,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所见头痛、眩晕、失眠等。然毛老以为天麻钩藤饮中石决明不易煎出,而黄芩、栀子苦寒伤胃,口感亦不佳,故以天麻、钩藤为主药物,辅以“六叶”,组成天麻钩藤六叶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天麻钩藤六叶汤
天麻钩藤六叶汤为毛老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之经验方,临床治疗近百病例,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病均有如期疗效。方药组成为:天麻、钩藤、罗布麻叶、杜仲叶、荷叶、桑叶、银杏叶、绞股蓝。方中以天麻为君,其味甘,性平,入肝经,功能平肝熄风止痉,毛老认为其以平肝熄风为胜。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功能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罗布麻叶性凉,味甘、苦,归肝经,清热利水、平肝安神,毛老认为钩藤以息风止痉为长,罗布麻叶平肝泄热力强,两者共为臣药。杜仲叶味辛,性温,归肝、肾经,滋补肝肾之阴,抑制肝阳之亢。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毛老认为其能升发阳气、消散瘀血。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肝、肺经,善于清热、肃肺、润燥。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肺经,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绞股蓝性寒,味苦,归肺、脾、肾经,养心健脾、益气和血、清热解毒、祛痰化瘀。全方共奏平肝熄风、清热补虚、祛痰化瘀之功。

验案举隅
患者甲,男,61岁。2017年12月8日就诊。患高血压病6年,血压高值180/110 mm Hg,经常服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药,血压时高时低。临床以头晕、头痛、头昏、心烦为主症。近日头晕头痛明显,特来求中医治疗。舌质暗红,苔薄白微有浮黄,明显弦细略紧。脉证合参,为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夹脉络瘀滞证。治宜平肝熄风,兼以通达脑络法,取天麻钩藤六叶汤加味治之。方药:天麻10 g、钩藤(后下)15 g、霜桑叶15 g、杜仲叶15 g、荷叶15 g、绞股蓝30 g、罗布麻叶30 g、银杏叶15 g、丹参15 g、赤芍15 g、制首乌15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生甘草10 g。水煎服。
二诊:在继续服用西药前提下,服用中药14剂,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要求停用西药,嘱咐其暂不停药。仍按上方加用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以滋养肝肾之阴,冀以滋阴和阳。
三诊:上方服用21剂,血压稳定在136/85 mm Hg,头晕头痛基本未有发作。后以天麻钩藤六叶汤加减治疗,继服60剂后停药,以天麻钩藤饮的颗粒剂“天智颗粒”代之。近年来血压稳定,西药仅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 mg)维持之。
按语:天麻、钩藤,为天麻钩藤饮的主药。天麻、钩藤都是植物药,天麻是根,钩藤是藤,用量可适当增加。天麻煎煮时间可稍长,将药物煎煮透彻;而钩藤煎煮时间应控制在10 min之内。霜桑叶与杜仲叶均有降压与降糖作用。杜仲叶含八十多种活性物质,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降血糖,降甘油三酯,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霜桑叶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具有预防脑血栓和心肌梗塞,抗衰老、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荷叶可以降脂,“出污泥而不染”,取其清透无浊之功,鲜者更佳。绞股蓝、银杏叶、罗布麻均可以降脂,软化血管。该方为毛老近年来所用的新方,主治高血压病中轻度患者,多有效果;如果配服原有西药,效果更佳。临证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加减:脑梗塞,加开窍四味(丹参、赤芍、郁金、石菖蒲);肢体不利,加三草三藤(豨签草、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语言失灵,加解语三味(制远志、胆南星、麦门冬)。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病多能有如期疗效。毛老对于此类患者较少使用金石介壳类药物,如生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鳖甲、龟板等,该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特别是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或者老年人。若临床确需使用,需注意配伍,以防戗伐胃气。
肝风内动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居于重要地位,其贯穿高血压病发病的全过程,尤以发病的中早期最为明显,故而在治疗过程中,尤当注重平肝熄风。毛老详尽研习历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结合现代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化裁天麻钩藤饮,组成天麻钩藤六叶汤,平肝熄风兼以化痰、清火、滋阴、化瘀之法,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以眩晕、头痛为主症者,多可收效。临证使用,可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调理。
本文出自:牛琳琳,曾垂义,毛德西.毛德西经验方天麻钩藤六叶汤辨治高血压病[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6):35-37.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真实世界: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肺结节的疗效评价
国医大师许公岩谈干姜的四个用途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沈舒文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组方用药规律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回归模型
三经病之良方:看吴茱萸汤如何治疗呕吐、吐利、头痛。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zheh/202509-14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活用天麻钩藤六叶汤,轻松平肝熄风,摆脱高血压眩晕头痛困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