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续的上海疫情,给广大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以前买葱都论根的上海人,现在也开始了“抢菜人生”。

抢菜“外挂”神器筋膜枪
就算不在上海,也有一部分因担心自己哪一天也被疫情突然封控了,开始了囤货操作,主要囤米面、新鲜蔬菜等,至少保证半个月够吃。
有网友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不囤点罐头呢?国外疫情肆虐时,都是疯狂抢购罐头。

原本,外国人民本来就对罐头有点“上头”。据《中国罐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罐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人均年消费仅为 1 公斤,而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在 90 公斤左右,西欧约为 50 公斤。
方便食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很多人都会出现没时间做饭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家里有耐储存的食物,直接拿出来食用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近年来,疫情反复出现,人们也常面临着隔离的风险,所以不少人都对方便储存的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中国人囤的食物大多都是米面油、蔬菜、水果、速冻食品,很少有人囤罐头。

虽然现在罐头在我国不太受欢迎,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够吃上罐头,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逢年过节还会购买罐头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当时的罐头老百姓都是舍不得吃的。也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口黄桃罐头。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中国老百姓时令鲜食的传统,对于罐头的消费热情也骤然降低。但我国依然是罐头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
我国的罐头出口量连年增长,每年的出口量达到千万吨级别,营收超过千亿,利润也能达到百亿。特别是在没有外卖快送服务的欧美地区,这些罐头深受欧美人的喜爱,一般都会抢着购买。尤其是出口到美国的罐头是最多的,占据总出口量的43%。

罐头折射出中西饮食审美差异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罐头生产大国,但我们对罐头并不热衷。
新 鲜 度
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未经加工的水果、蔬菜越早运到市场越新鲜。
在西方人民心目中,罐头是超市里最新鲜的食物,因为在果蔬成熟的几小时之内,就能送到工厂加工生产成罐头了。相比之下他们也会认为鱼肉罐头比活鱼更新鲜,因为活鱼在运输过程中“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
→从源头到工厂,罐头里的食材新鲜度,并不比菜市场里购买的差。
味 道
对于煎炒烹炸样样全能,又善于掌握火候的中国人来说,罐头并不具备烹饪优势。
对于烹饪方式相对单一的西方国家来说,罐头不只是保存食品的方法,还是一种烹饪法。热心传播阿佩尔装瓶技术的法国著名美食家格里莫·德·拉雷尼耶(Grimod de La Reynière)曾经宣称:瓶装青豆和新鲜青豆一样美味。对此,外国朋友们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瓶装青豆更好吃。
→还没有掌握好十项全能烹饪技艺的你,买来罐头轻厨烹饪,就能做出酒店大厨的水准。

保 质 期
很多中国人对罐头的超长保质期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中添加了起到“防腐作用”的东西。

罐头多采用热力杀菌工艺,对食品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全面“消杀”。罐装前,罐头容器也会经过清洗和加热杀菌。封罐时,罐体内的气体会被迅速排空并密封,所以罐头在无菌密封的状态下,可以实现保质期的“超长待机”。无须添加防腐剂。
→罐头的物理杀菌工艺,是实现“超长待机”的重要的手段,请放心食用。

疫情形势如此严峻,还是要囤一些有价值的食品,选择大品牌罐头,无论是美味、营养、健康、能量都是可以满足的。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wiki/202509-22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期间国人囤菜与外国人囤罐头的心理与文化差异》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