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财政局(国资办、金融监管局)2020年成就回顾与2021年发展规划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突发的疫情冲击,区财政局(国资办、金融监管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履职尽责,财政、国资、金融监督管理稳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 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202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42.62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8%,同比增长8.4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93亿元,同比增长6.7%;非税收入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32.25%

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3亿元,同比增长16.5%。基金支出10.48亿元,主要为非标专项债券安排的建设支出。一般公共预算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通过非标专项债安排,支出在基金预算中反映。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减税降费压力,努力保持财政收入增长

今年受疫情及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且三月及四月为负增长。在此形势下,区财政主动谋划、多措并举积极对抗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使得收入形势趋稳向好。

主动与税务部门对接,按月召开税收调度会,提前预判当月税收形势,为区领导收入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同时,协调街道办事处做好协护税工作,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确保税源不流失。

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加强非税征管,积极组织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非税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33.2%,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5%。非税收入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增长下降不利影响,为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经过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收入从此前的负增长逐步转正,实现增长8.45%

(二)落实政策、履职尽责,服务经济、防范风险

1、及时做好资金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

疫情发生后,区财政主动调整年初预算,安排疫情防控项目经费350万元,同时将5000万预备费随时用于疫情防控的不可预见支出,并积极与银行沟通联系,于正月初三拨付第一批防疫经费至各街道及卫健委,第一时间下达各项涉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上半年,区财政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及省补资金1902万元,省疫情防控补助经费31万元,同时安排区级防疫经费2028万元,用于防疫临时留置观察所建设、疫情值班人员补助等项目,有效保障了我区防疫工作需要。

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历史性洪水,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压力,区财政积极统筹调度,紧急安排防汛抗洪资金380万元,其中安排西湾科技城防汛资金100万元,全力保障我区各街道及西湾园区安全度汛。

   2、积极兑付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大力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省、市产业扶持和减税降费政策,主动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惠企利民的政策,积极帮助区境内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累计兑现各类产业扶持资金6.6亿元,惠及企业   /次。其中:财政直接兑付产业扶持资金 2.7亿元(含土地使用税奖励2862万元),惠及企业213户次。此外,其他预算单位兑付各类省市产业政策资金3.9亿元,惠及企业   /次。此外,积极拨付相关预算单位涉企奖补预算资金,并督促部门加快兑付进度,按周通报。涉企奖补的兑付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外生动力。

3、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为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减税降费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弋江区委、区政府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精细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11月份全区减税降费规模达到33208.86万元。

4、做好金融监管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

1)加强银企对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区金融局积极收集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及时向各金融机构推介,并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速度,截至12月底,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60084.6万元,新增政银担业务额60536万元,累计提供续贷过桥资金46696万元。区担保公司将担保费率统一降至0.5%,企业使用续贷过桥资金5个工作日内不收取任何费用,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区金融局还积极争取将需要融资的企业列入国家、省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享受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优惠政策,累计已将37家企业列入申报。

2)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加速企业发展。区金融局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加速我区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今年已推荐金鹰变压器、希又智能等20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成功挂牌,已兑付挂牌企业省级奖补资金110万元。对已进入辅导阶段的水韵环保、兆尹科技两企业,区金融局将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三联锻造已获省证监局辅导备案通过。

3)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提高群体自我防范意识。根据市金融局安排,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全区各防范非法集资成员单位利用一封信、宣传手册、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及识别非法集资基本方法,提高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鉴别能力和警惕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倡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捂好自己的“钱袋子”,保护好个人财富的安全。

4)加强日常监管,维护金融秩序。加强对境内金融机构监督力度,联合区市场监督局等单位不定期开展检查,形成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对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典当行等企业进行梳理清查,聘请第三方对部分担保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对未达到管理要求的企业进行劝退,保持我区金融业规范发展。

5、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1)落实隐性债务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弋江区政府按照最严格的政府债务管理要求,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开前门,堵后门”,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同时,积极稳妥开展隐性债务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化解债务逾期风险,多汇总筹措化债资金,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2)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缓解我区建设资金困难。

积极谋划申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加快推进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目前,弋江区上报并获省财政、省发改委专项评审入库项目9个,分别是18所公办幼儿园及附属文化馆改扩建项目、长三角一体化环境整治项目、服务外包园三期项目、垃圾分类设施建管养一体化项目、高新区基础设施项目、高新区南区就业服务配套提升项目、标准化厂房改造和提升项目、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和停车场及交通设施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合计34.3亿元,申报债券融资18.54亿元。2020年省财政已发行债券6.88亿元,项目剩余发行债券额度16.96亿元。

6、支持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改进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020年我区共实20项民生工程,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86亿元。

1)领导重视,加强调度。常务副区长汪敏亲自召开民生工程动员会,要求各街道及相关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在项目推进、政策宣传、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公开公示等方面全力抓好落实,确保2020年我区20项民生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单位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实施管理、评价考核等内容,确保民生工程责任到人,指标量化,精准实施。

2)完善制度,加强考核。根据市级民生工程考核办法,我区及时完善印发《弋江区2020年民生工程部门考核办法》《弋江区2020年民生工程街道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就民生工程基础工作、项目进度、信息宣传、资金管理、公开公示、绩效评价、社情民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民生工程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加大向省市民生工程网信息上报力度,通过省市民生工程网来展示我区民生工程实施成效和成果。二是利用报纸、民生工程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提高民生工程知晓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工作,为民生工程工作营造有利氛围。三是落实民生工程宣传包保责任制,街道包村,村包小组,小组包联络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有效提升民生工程政策的满意度。

4)跟踪监督,有效落实。区民生办通过向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汇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和邀请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不定期对全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督促各单位狠抓民生工程落实。向区两会提交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全面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民生工作的监督。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定期在区民生网进行公开公示,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提高民生工程工作公开性和透明性。

7、做好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

1)及时发放惠民资金,维护好群众利益。严格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工作,做到应发尽发,2020年累计发放惠民资金7595.69万元,受益16.12万人次。要求各责任单位做到“三级审核、三级公示”,村级初审,村务公开栏公示;街道审核,交通要口公示;区直部门审核,网上公示;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惠民资金安全。

2)实施好农业保险,为“三农”发展助力。督促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做好午季作物的参保工作,目前,水稻已投保42212.53亩,157户;小麦已投保13642亩,58户;油菜已投保3522亩,32户;为全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求保险经办机构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灾情查勘快速响应机制,做好哪里有灾情况,第一时间查勘人员到达现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查勘审核手续,把理赔资金送到受灾户手中;把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高水平展示出来,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同时,我区还积极开展大棚蔬菜、水产等特色保险试点,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8、规范政府采购招标行为

为规范区零星工程施工招标,区财政局联合区住建委、重点建设局公开征集建立了绿化、修缮、市政、装饰类区长效标库;全年共接受委托抽取254次,金额约3810万元;委托在徽采商城采购金额约68万元;审核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520次,处理公开招标举报案件2起。

9、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完成2019年国有资产年报编制工作。根据市国资委要求,开展了全区2019年度国有资产清查报表编制工作。全区111家填报单位,其中行政单位58家、事业单位53家,全面完成了全区国有资产清查报表上报工作。截止2019年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计110876.58万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46,420.87 万元,占41.8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64,455.71 万元,占58.23%。通过年报编制,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及时完善了资产台账信息,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为更好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提供了数据支撑。

2)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根据市国资委安排,我区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一是及时制定《弋江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弋办〔201983号),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实施步骤等进行了明确。二是与白马山水泥厂、芜湖卷烟厂等45家国有企业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三是明确区档案馆负责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1-12月已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4851份。四是将退休人员移交各街道进行常态化管理,建立退休人员台账,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

3)做好国有企业车改工作。按区车改领导小组的安排,区财政局(国资委)牵头区属国有企业车改工作,一是及时完成民相关费用摸底测算工作;二是完成区属国有企业车改方案制定;三是国有企业2辆应取消车辆及时上交封存,相关国有企业从8月起正式实行新的车改政策,国有车改基本完成。

4)做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牵头协调工作。做好中建七局二公司、芜湖卷烟厂“三供一业”移交所属街道后物业管理跟踪监督工作,确保了上述小区移交地方后,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协调做好白马山水泥厂山南山北生活区小区改造实施进度,在改造完成后,立即将小区物业管理交由属地街道接管,全面完成白马山水泥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协调好铁路“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已与铁路南京房建公寓段签订正式移交协议,并按属地原则交由火龙街道进行接收和管理工作。

10、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全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今年以来,受疫冲击,宏观经济下行明显,一方面,我区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减税降费、疫情防治、民生保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等刚性支出增长明显,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为应对收支压力,我区牢固树立过厉行节约的思想,坚决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硬化预算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着力减省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强化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落实清单制和实名制管理要求,全面推进资金直达,确保精准迅速,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截至12月底,我区直达资金支出1.33亿元,进度为95.1%,有效缓解了财政困难,保障了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必须资金。

三、2021年工作谋划

(一)正视财政紧平稳压力,稳定财政预期,合理编制好明年财政预算

在财政收支立体式、全方位紧平稳的背景下,必须积极正视形势,把稳预期摆在重要位置,紧盯收入、支出、“三保”等,进一步跟踪分析,完善管理机制,打好提前量、把握主动权,合理编制好明年财政预算,确保财政运行有质量可持续。

当前,重点领域刚性支出不减反增,加之常态化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公共卫生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保重点、压一般、促统筹、提绩效,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刚性支出,切实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探索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坚决改变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密切关注基本民生项目及义务教育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发放等情况,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经费保障,确保兜住“三保”底线。

(二)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1、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督促各街道、区直各部门及时完善好资产信息台账,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维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严格做到账实一致。加大对闲置国有资产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2、做好“三供一业”扫尾工作。对白马山水泥厂、中建七局二公司、芜湖卷烟厂家属生活区移交所属街道后物业管理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了上述小区移交地方后,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督促中建七局二公司加快物业配套用房的建设速度,早日投入使用,企业承诺补交的物业过渡费、房屋维修资金尽快拨付到我区指定账户。

3、切实抓好与央企合作。主动与中央企业对接,引导央企加大在我区投资力度,利用央企资金助力我区经济发展。

4、完成全区国有企业车改工作。及时总结国有企业车改成效,主动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车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降低国有企业成本、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树立区属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5、抓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安排各街道做好全面接收、管理和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台账建立起来,要为常态化管理做好准备。切实做好档案移交,区档案馆要指导国有企业要按规范要求把档案整理好,达到要求后,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做好党组织关系转移,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中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要全部转入相应街道和社区党组织。

(三)提升民生工程质量,助力打造和谐弋江升级版

1、加强民生工程调度。定期提请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民生调度会,分析不足,制定措施,排除民生工程推进中的困难,形成推进民生工程的合力。

2、加强民生工程督查。不定期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对全区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到位,确保全区民生工程全面圆满完成。

3、加强民生工程宣传。加大向省市民生工程网信息上报力度,通过省市民生工程网来展示我区民生工程实施成效和成果。加强报纸、电台等媒体的民生工程宣传报道力度,提高民生工程知晓率,为民生工程工作营造有利氛围。落实好民生工程宣传包保责任制,街道包村,村包小组,联络员包片,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有效提升民生工程政策的群众满意度。

(四)加强金融监管服务,服务经济、促进社会稳定

1、做好企业融资工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实现直接融资,加速我区企业发展壮大。开展好银企对接活动,架起银企合作的桥梁,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更多投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加强政策宣传。利用一封公开信、集中宣传、公益巡讲等形式和途径,宣传非法集资金的危害性,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基本常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3、加强金融领域监督力度。强化金融领域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对金融企业较集中的金鹰、泰鑫商务中心、润地商业中心等境内主要商业楼宇开展针对性摸排,做到对非法金融活动早发现、早处置,力争将非法金融活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典当行等企业进行信用和绩效和评价,对未达到管理要求的进行整改或劝退。

(五)做好财政涉农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做好涉农资金工作。及时做好涉农补贴发放工作,做到应补尽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要防止重复享受,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检查力度,确保涉农资金安全,预防和防止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促进我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加速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2、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督促各街道及时完善好策性农业保险数据库,对参保户的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和动态调理,确保参保户的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抓好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营造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积极探索开展特色保险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督促保险公司切实做好理赔工作,要提高灾情查勘响应速度,快速高效完成查勘审核手续,把理赔资金第一时间送到受灾户手中,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六)坚决遏制新增债务,妥善化解政府性债务

1、严格控制政府性投资,坚决遏制新增债务。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制度,新增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好资金来源后方可进行立项建设。

2、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继续谋划申报智能网联汽车小镇、西湾科技城项目专项债,助力高新区抓住新基建战略机遇加快转型发展。同时,强化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专项债券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积极作用,对冲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多渠道筹集化解资金。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债务管理,切实有效防范风险,落实化债资金,确保完成年度化解任务。

(六)加大政府采购招标监管,促进财政资金节约高效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明确有关单位、部门在招标采购工作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协调一致的全程体系。继续加强对街道、村居和区直部门招投标政策宣传,对照市级和区级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做好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区政府招标采购行为,堵塞管理和程序漏洞,促进财政资金节约高效使用。

 

 

20201228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wiki/202509-1065.html

(10)

文章推荐

  • 国家卫健委推出六项卫生标准 公交车内发现新冠病例乘客不得擅自下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中提出,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应立即关停相关人员活动区域对应的空调通风系统,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立即对上述区域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清洗,经卫生学检验、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动。

    2025年09月02日
    11
  • 全社会疫情捐赠有多少钱(疫情捐赠15亿)

    截至2020年2月1日12时,湖北累计接受捐赠69.1亿元、1000万件物资_百度...1、截至2020年2月1日12时,湖北累计接受捐赠资金6102705亿元,物资超过1000万件。资金捐赠情况:湖北省全省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资金6910205万元,即6102

    2025年09月24日
    12
  • 遵义哪儿有疫情病例,遵义哪儿有疫情病例了

    遵义市绥阳县疫情有几个个。现有确诊病例1例,遵义市绥阳县1例,遵义市绥阳县无症状感染者2转确诊,一共三例,均为省外来黔。接到报告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部署,果断采取处置措施。疫情注意事项: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假期安排要注意:减少人员流

    2025年09月26日
    13
  • sagitar速腾(速腾大众)

    迈腾速腾字母是什么1、迈腾的字母标识是Magotan,速腾的字母标识是Sagitar。在汽车领域,不同车型通常都有其独特的英文名称作为标识,迈腾和速腾也不例外。迈腾作为大众旗下的一款经典中型轿车,其英文名称“Magotan”具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2、迈腾的英

    2025年09月28日
    12
  • 东风本田杰德6座/本田杰德6座最低价格

    本田六座车有哪些车型1、本田六座车有奥德赛、杰德(已停售)、CR-V部分版本、皓影。奥德赛是一款6座MPV,官方指导价在258万-498万元,市场优惠幅度较大,有5万-6万元,部分地区最低裸车价为17万-18万元,次低配智享版落地约23万,并

    2025年10月01日
    12
  • porsche卡宴 卡宴 suⅴ

    卡宴机脚有几个1、常规车型(如V6/V8自然吸气或涡轮增压)通常配备3个机脚:左侧1个右侧1个变速箱侧1个(部分车型可能位于底部或后部)混合动力车型(如CayenneSE-Hybrid)由于动力系统结构差异,可能增加至4个机脚,以平衡发动机和电动

    2025年10月01日
    14
  • 宝马735li2023年价格,宝马735li多少钱

    宝马7系各年报价1、年:12月9日全新宝马7系及纯电动宝马i7在国内正式上市。燃油版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万-129万元,纯电动版i7xDrive60L官方指导价为149万元,i7eDrive50L预售价区间为100万-120万元。2、款宝马7系:

    2025年10月05日
    7
  • 【koleos是哪国车,koche是哪个国家牌子】

    koleos是什么牌子汽车?科雷傲(KOLEOS)作为法国汽车品牌雷诺(Renault)的城市SUV车型,自2007年首次亮相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配置,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款车型是雷诺和日产联盟打造的第一款全新轻型多用途SUV,旨在将SUV的实用

    2025年10月05日
    7
  • 一汽大众官网查询车辆召回,一汽大众召回网址

    一汽大众汽车召回查询及处理方法详解1、若查询确定车辆存在召回情形,车主应立即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确认召回公告:仔细阅读召回公告,确认车辆确实存在召回情形。前往一汽大众授权售卖服务商:携带车辆的VIN码,前往最近的一汽大众授权售卖服务商。主动联络售卖服务商:

    2025年10月06日
    10
  • 朗逸plus新款2023款图片(朗逸plus2021款介绍)

    大众朗逸plus2023款1.4t多少钱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大众朗逸plus2023款4t的价格。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新车的售价预计在16万到20万元之间。其中,2023款大众朗逸4t舒适版的车型落地价为5万元,市场裸车价只有6万元。该车型的价格非常低,因此性

    2025年10月07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弋江区财政局(国资办、金融监管局)2020年成就回顾与2021年发展规划》能对你有所帮助!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本文概览: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