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就医等诸多方面。一起来看↓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勤洗手常通风、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冠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实施前所未有的防疫新政策,大家应该、也必须开始有所准备。
今天,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
一、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以上优化调整措施自12月5日零时起实施。后续,本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目前看来,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政策基本差不多。
小编有一位在北京居住的朋友家社区于12月4日发出正式通知:
出现十混一的单元不再临时封控。
而这个社区,在过去的三年间一直是防疫措施极其严格的全封闭式小区。
这也说明,国内的防疫政策真的正由封闭管理走向逐步放开。
在广州这波新冠疫情当中,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症状大部分都很轻,症状同季节性感冒类似。
超过16万例感染者中,无一例死亡。所以,市民无需恐慌。
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唐小平也站出来称,“我有很多有些朋友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很快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他自己就恢复了。”
那么,如果感染了新冠,几天才能好,如何才能好?
这是一篇经验贴。
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感染新冠直到痊愈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小红书用户@冰糖酥
坐标:XJ
从测出之前,冰糖酥就一直坚持每天消杀房间、堵地漏,消毒卫生间,但还是防不胜防。
中招第一天,她感到鼻子不对劲,就好像房间里很干燥那种感觉。
午睡后,她的体温突然飙升至38度4。
@冰糖酥
冰糖酥为自己准备的药有布洛芬、罗红霉素、连花清瘟和日常服用的维生素C等等。
冰糖酥提示大家,布洛芬、散列通和感康不能一起吃。
所以大家在家中备药时,只要够用即可,不必买很多种相同作用的药。
@冰糖酥
出现症状一天后,冰糖酥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第2天清早,她的体温为36度6,晚间体温最高升至37度9。
她没再吃退烧药,只采取了适度的物理降温——敷凉毛巾和冰袋。
从这一天起,她的发烧症状较前一日开始有所减轻。
冰糖酥经历的全部症状:
·发烧(第3天完全退烧)
·嗓子疼的说不出话(4天后症状消失)
·严重鼻塞、鼻子剧痛干涩(3天后症状消失)
·偶尔咳嗽(6天后症状消失)
在第6天,冰糖酥的抗原显示阴性。
第8八天,她的核酸检测也转阴了。
自己一个人封闭在家,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冰糖酥哭过很多次。
她说,这糟糕的经历也让她成长了,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小红书用户@人间凑数日记
坐标:石家庄
作为一名大学生,人间凑数日记就读的大学有数不清的同学中招。
绝大多数同学症状很轻,几乎都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这位同学在确诊后被送往石家庄正定方舱医院。
她将自己的新冠症状分为四个阶段。只要渡过第四阶段,就证明即将战胜新冠。
@人间凑数日记
人间凑数日记没有基础病,但从小抵抗力低,平时很容易感冒发烧,相对身边朋友来说她的症状较为严重,但也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从到阴,这位同学终于在十几天后痊愈。
这位同学多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散列通)但没有退烧效果,改服布洛芬后才快速退烧。
在方舱医院期间,她服用过连花清瘟和统一发的中药。
@人间凑数日记
但病毒主要靠自身免疫力对抗,药物只是辅助作用,实在难受了、体温超过38度5再服用退烧药。
对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来说,只需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需要过度恐慌,努力提升自身免疫力就够了。
同在方舱里的小孩子症状轻一些,但对有基础病的群体和老年人来说,有问题必须及时就医。
小红书用户 @白天不懂爷的black
坐标:北京
家中的3岁孩子没打过疫苗,自愈速度飞快,但全程不肯吃药。
所以在这时,小儿退热栓真是救命神器。
@白天不懂爷的black
孩子的全部症状:
·高烧39度6(36小时内完全退烧)
除发烧外,孩子没有任何其他症状,每天活蹦乱跳。
孩子的抗原和核酸在确诊第4天全部转阴。
生病期间必须多喝水,塞小儿退热栓。
这病对孩子来说来的快去得也快,没有任何后劲。
国内外大量数据显示,从症状上看,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临床症状更轻、病程更短,发生肺炎、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较成人更低。
但是目前我国刚刚临近放开,白天不懂爷的black家中的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幸运。
因为还有网友反映,全家中招后家里的小婴儿高烧不退。
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从出现症状--转阴,
甚至一直到痊愈几个月后的现在,身体出现过的所有症状。
目前看来,接种过全程疫苗及加强针的人感染奥密克戎后的症状相对较轻,
通过居家隔离及密切自我关注基本可以自愈。
感染新冠后有什么表现?
如何区分无症状、轻症、普通型、重型?
如何识别必须就医的“报警信号”?
收下这份“新冠病毒感染应急护理手册”!
近日,
一张“新冠吃药顺序”图
在社交媒体疯狂转发。
网络流传的“新冠吃药顺序”图
这个到底靠谱吗?
感染新冠病毒后,
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
发展病程如何?
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用药?
为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是否需要提前准备“居家小药箱”?
“居家小药箱”到底怎么打造?
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以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王景浩四位权威专家,他们分别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和临床经验,做出了专业解答。
发热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
婴幼儿若有症状一般2至3天缓解
“我不仅是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也是整个隔离病区的组长,所以我每天都会关注整个院区收治的病人情况,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邓西龙说。
她介绍,在市八医院收治的人群中,14-60岁这个年龄段占60%左右,其他年龄段例如3岁以下、3-14岁、60-80岁、80岁以上的占比大约是40%,其中80岁以上的占到了5%左右,3岁以下的占到了15%左右。
“这一老一小的两端就是我们要更加重点关注的人群。”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广州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前7天有症状的病人基本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少部分人有发热,有些人是咽痛咽干、咳嗽等。
“我们观察到,发热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一般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或者是一些中成药,退热的效果都比较好。发热持续的时间极少会超过三天。”
邓西龙表示,其实很多人的症状都不会持续7天,也不是每一个人每天的症状都是一样的。网络上流传的“新冠7日发病图”太机械了。
她强调,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要重点关注。
“他们感染以后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对这类人群,医院会组织儿科团队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儿科团队也发现,一般来说只要2至3天,症状就可以缓解。”
“新冠吃药顺序”图不科学
不能“一招鲜”
谭行华介绍,新冠肺炎主要有“十大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
临床观察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有十大症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每个个体情况都不同,因此治疗没有一个绝对、完整的吃药顺序。
网上热传的“新冠吃药顺序”图里列有七八种药,包含西药、中成药,每种药有不同的功效,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和药品的功效来辩证用药,而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来服用。“总的来说,这张用药图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中医治疗新冠要遵循“三因制宜”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市八医院形成了针对本土病例的全程参与、多法干预的中医药救治方案。
目前,在院新冠病例的中医干预率达到95%以上,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咯痰以及紧张、焦虑、失眠等临床症状。
谭行华介绍,中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三因制宜”,也就是:因时因地因人。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地域和不同的体质进行疾病的防治,那么,具体到中医治疗新冠,当然也是要遵循这个原则。这就是涉及到因地制宜的问题,“所以,建议在使用中药方的时候,还是要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辩证应用。”
谭行华介绍,在广州,根据市八医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观察和总结,临床表现上主要还是以上呼吸道为主,主要是喉咙干、喉咙痛、干咳比较多,小部分病人有发热表现。
中医辨证是考虑是风热疫毒,以中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缓解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发热、咽干、喉咙痛、咳嗽等临床症状。
“在备药方面,我们并不主张居民囤药。广州的医疗资源,包括医院、诊所、药店、药物等,实际上资源还是挺充沛的,没必要囤。”谭行华说。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我们都不太主张吃药预防。尤其是儿童、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和孕妇,更不能乱吃药。”
谭行华表示,合适的体育运动,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规律作息,注意饮食等,做好了,实际上效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能使人体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一旦发生感染的时候,可能恢复得更快一些。
老人:
基础病药物可储备一个月药量
不需准备制氧机
10月22日本轮广州疫情以来,市八医院收治了500多例老年人,已出院300多例,其中年龄最大的98岁的老人已经出院了,12月3日又收治了一名103岁的老人。
李粤平介绍,收治的老年人主要围绕基础病诊治,真的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的患者是非常少的,例如有的说得了新冠后诱发心绞痛,或者本来血糖不太好,在人体应激反应血糖控制得更不好,所以老年人基础病要控制好。
结合临床救治经验,李粤平提醒广大市民,居家小药箱不需要准备太多,对于老人来说,家里建议储备一个月左右基础病治疗药物。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很多会下降,不要乱吃所谓的预防性药物。
血氧仪,在第九版有提到监测新冠病人的生命特征,血氧仪是这类的一个工具。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常戴的健康手环等可以测血氧饱和度,但是跟医院的相比不太准。所以老人家里可以买一个小小的血氧仪,100来块,价格比较便宜。
家用制氧机每分钟两升左右氧,有慢阻肺、慢性心功能衰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等需要吸氧,可以买家用制氧机。
需要指出的是,日常老人不需要购买家用制氧器,一是可能会掩盖病情,有的老人发病时觉得吸吸氧感觉就挺好的,反而掩盖发病的病情,因此并不建议在家使用制氧机,真的缺氧的话作用不大。
李粤平强调,对于还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需要再次强调,接种疫苗是老年人防止重症化、防止死亡的最优选择。
专家手把手教你
打造“居家小药箱”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不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等都非常活跃。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王景浩建议市民可以简单打造“居家小药箱”,用量以一个月为宜。
一、发热类
1、发热了,可以自己在家吃药吗?
发热不能盲目自己用药,避免由于自行服药导致的症状暂时被掩盖。
首先要明确是否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尤其是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及隐匿性强,出现发热一定要按照官方指引,及时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新冠肺炎发热常伴随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干咳、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食欲下降、味觉减退或消失。
普通感冒一般没有干咳,但上呼吸道的症状比较明显,如打喷嚏、流鼻涕等。
如果只是普通发热,常见的家中发热用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适用于简单的发热,关节痛、头痛、偏头痛、牙痛,也适用于排除新冠肺炎情况下的轻度发热!
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等退热药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2-3天,超过3天,病情可能变得复杂,最好到医院就诊。
2、转季天气变化大,感冒了怎么办?
近几天,南方一夜入冬,气温变化大,很容易引起感冒,这种情况下可以服用日夜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泰诺林等)。
感冒药的核心成分和上面的解热镇痛药差不多,但感冒药还会有针对鼻塞流涕和过敏的相关药物成分,是一种复方药,主要针对日常着凉引起的感冒。
二、肠胃类
1、胃肠不适,常备胃肠用药有哪些?
对于本身胃不好的,有胃溃疡或者胃炎的人,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病症加重,可以准备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达喜等)。
奥美拉唑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溃疡;达喜能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针对胃炎、胃溃疡都有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米雅等),它主要用于肠道调节,核心成分是活菌。针对短期内拉肚子、吃火锅等刺激食物引起的腹泻等有一些效果。
2、便秘了,哪些常备药有助于润肠通便?
如果发生便秘,乳果糖、开塞露两种药都是软化粪便的作用,原理不同。
乳果糖可促进粪便中水的增加,防止大便硬结;而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促进大便和肠道的润滑,也有一定的软化大便的作用。
3、腹泻可准备哪些药?
可以常备以下两种药物:
蒙脱石散为“物理”止泻,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止泻,主要针对污染食物引起的严重腹泻,大便呈现水样、水和固体混合或者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量会引起便秘。
一般吃坏了肚子的腹泻,短期内自己能恢复,止泻的目的是防止过量腹泻引起身体脱水,所以止泻同时,也需适当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可用于因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症状。
三、外伤类
不小心受伤该用什么药?
碘伏、无菌棉签、创可贴适用于伤口消毒及包扎。
红霉素软膏主要针对伤口比较大,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预防性地涂一点,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康复。
但小伤口没必要涂用,做好日常的消毒,遇水后重新用碘伏消毒,换创可贴即可。
四、过敏类
过敏性疾病如何备药更安心?
过敏性鼻炎:
单列出来是因为鼻炎人群很多,发作起来特别难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但对于其他原因的鼻炎症状也有一定缓解的效果。
过敏性哮喘:
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比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万托林),使用后过20分钟不见缓解可以再次口喷硫酸沙丁胺醇,在一个小时之内可以每隔20分钟重复使用。
如果在家里这种情况不见缓解,一定要一边口喷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一边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哮喘频繁发作,应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硫酸沙丁胺醇仅限用于急性发作使用,不作哮喘长期控制用药。
过敏性皮肤问题:
过敏性皮炎患者首要的是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脱敏、止痒对症治疗。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片、盐酸氮卓斯汀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以及盐酸奥洛他定片等,同时可以配合口服维生素C和钙剂。
五、眼用类
有些人看电子产品多,出现眼睛干涩,该用什么滴眼液呢?
玻璃酸钠滴眼液:主要针对有干眼症的人群,眼睛感觉干涩、异物感、转动不适等情况,但要排除眼部感染。
玻璃酸钠是一种“人工泪液”,所以并不是针对病因的,主要是缓解暂时的不适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如果平时戴隐形眼镜比较多,或者会化妆什么的,眼睛可能会出现干涩异物感的情况,居家或者随身都可以备一支。
六、维生素、抗生素类
有些人不爱吃菜,希望通过口服维生素片来补充,这样的做法科学吗?
专家表示,短期内适量可以,但维生素片不能完全替代蔬菜。而且长期吃容易过量,如果超过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一定影响,甚至还会中毒。
很多人还很关心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能消炎、杀菌,对于很多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居家备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可能很多人家中都常备头孢等抗生素,虽然用起来方便也能治疗常见的感染,但因为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使用不规范还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耐药菌出现,所以建议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都咨询医师或药师。
特别提醒:
若出现疾病加重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疫情期间很多医院就诊比较麻烦,能否通过互联网医疗来进行咨询、开药呢?
专家表示,对于已经调整好用药方案、检测指标也趋于正常并稳定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不建议频繁去医院就诊。
如果长期口服的药品即将用完,可以通过自己所在城市的互联网医院进行慢病续方,有些医院还有药品快递到家的服务,具体情况可以去各医院网站或APP查询。
需要注意的是,若出现疾病加重或当前治疗方案不能控制病情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冠心病患者:如果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前述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心悸等不适,尤其是含服硝酸甘油之类药物不能缓解胸痛的情况下,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拨打120紧急就医。
疫情三年,可以理解大家压抑太久,加上各种核酸乱象不断,忍耐临界点频临爆发。
但理智来看,面对逐步放开这条新路时,这里面是否存在一种幸存者偏差?
尽管有各种数据加持,针对不同国情,这仍然是一条正在摸索的路。
放开已经是中国防疫的风向,但怎么放开?如何科学逐步放开,最大程度缩减影响?仍然是今天更多人关心的问题。
对普通人来说,想最小程度影响从新冠疫情中走出,仍然需要继续戴口罩,接种疫苗,少在人多场合聚集,并备好应急药品。
对于新冠,不必恐慌,理性面对。
在逐步放开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影响,为自己也为身边人负责。
最重要的是,做好万全的准备。
综合自央视网、央视新闻、广州日报等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keji/202509-6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今日头条】疫情防控新动态:多地政策调整,一图看懂新冠康复时间与症状,阳性患者治愈故事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连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就医等诸多方面。一起来看↓目前,疫情尚未结束,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