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战中的父子“志愿兵”
作者:朱良启
对于地处皖北略显偏僻的煤城淮北来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带来的恐慌是突如其来的。1月23日,全市一片安宁祥和,家家赶集上店,走亲串友,蒸馍炸鱼,准备过大年。24日,大年三十,淮北出现第一起疑似病例,25日,刚成立几天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通告:我市确诊1例疫情感染病人,属于有武汉旅居史的输入性病例,并通告了该病人所在小区及近日行程生活轨迹,查找与其有接触史的相关人员。紧接着第2例第3例纷纷出现,小城的安宁和生活秩序迅速被打破。指挥部发布了一系列通告,闭公园、停公交,封村封路封小区,争取用这种最原始却最有效的方法来阻住这个传染力极强的病毒魔鬼。
封闭社区最大程度减少居民外出成为当务之急,我所在的相山区董庄社区由六七个小区和一个城中村组成,面积大、人口两万多,仅靠社区的15位工作人员根本顾不过来,虽然上级部门加派城管人员补充,但还是捉襟见肘。在2月初,指挥部发出号召,要求所有的党员到所属社区报到,配合社区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看到消息后,马上召开家庭会议,我和大四放假在家的儿子朱楚天都是党员,现在国家有难,党需要我们上前战斗做奉献,怎么办?这时候外出当然最危险,居家最安逸安全。网上流传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什么“只要还有一粒米,不往人多的地方挤;只要还有一滴油,待在家里不露头;只要还有一棵葱,不往菜市场里冲;只要还有一口气,待在家里守阵地。我在家,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口罩!”“以前睡觉叫懒虫,现在睡觉叫做贡献,一人睡觉,全家光荣,全家睡觉,精忠报国。”话是这样说,可是面对严重的疫情和党的号召,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无动于衷,只做呆在家里不动和睡觉这样的“贡献”,我要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才无愧于党员的称号。我对妻子和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坚决支持,儿子一定要和我一起去社区报名。
于是刚过了元宵节,2月9日我和儿子一起到所在的社区办公室报名听从安排,社区负责这事的韩书记听了我们的来意后,非常高兴,结合实际工作,她认为我儿子朱楚天可以马上上岗,我年龄大了,有几位党员志愿者可能过几天就要正式上班,人手紧缺时我再顶上更合理些。我服从安排,表明随叫随到。于是儿子在听过防疫检查具体要求后,戴上指挥部发给的“防疫检查”红袖章被工作人员带到指定位置开始防疫值勤。我先回家待命。
开始两天儿子是在我们小区门口全天值勤,回家吃饭时我们问他做了哪些工作,他说都是繁杂琐碎的事:检查所有出入人员的出入证,禁止无证者进入,给出入者登记、量体温,劝返连续出门者,根本闲不下来。第三天被安排到几百米之外的一个老小区,就一栋独立的六层楼,三十多户人家,一个大院子,一扇铁门,没有门房。我借着出去买菜的机会去看看儿子的值勤情况,前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地上尚留着些许残雪,天还阴沉着脸,刮着西风,天气颇有些冷,好在大铁门处在背风处,风小了好多,但仍然寒意阵阵,儿子认为自己年轻,穿着并不厚,明显能看出身上发冷。他笔直地站在大门口,因为天冷和特殊时期,出入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有人进入,他就认真检查证件,做好登记,劝走一名拎着酒瓶和烧鸡找人喝酒的外来人员。我回家后告诉妻子这些情况,第二天儿子再出发的时候,妻子坚决让儿子把外套换成一件羽绒袄才放行。过了几天儿子又被安排到离家几里外的社区南门,说是南门,其实没有什么门,只是城中村村民外出的一个大巷子。晚上七点儿子精疲力尽的回到家,他平时晚上吃饭不多,这次饭量却明显增大,一边吃一边讲述防疫检查中的种种见闻,他说很多村民防疫意识比小区市民差些,有人不戴口罩;有人一天想出去几次,买东西一次不多买些,偏要分几次买;还有人就想出村遛遛......除了做好检查登记工作外,还要进行大量的防疫宣传工作。市区领导不时来查看各种防疫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一点都不能放松,人多,连个凳子都没有,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但也很长见识。平时儿子喜欢熬夜看书刷个手机什么的,但自从参加防疫志愿队伍以后,白天太劳累,晚上不用我们督促,睡得早多了。
到了2月17日,从新闻上看,全国确诊病例已7万多例,死亡1868例,本市通告确诊病例已达27例,虽然也治愈不少,但疫情明显还在扩散中,还需要“硬核”治理,防疫措施进一步加强。社区打电话让我上岗参与防疫值勤,但考虑到年龄关系,让我到离家只有一千多米远的淮北市公交小区门口值勤,只要半天,从中午1点到晚上7点。此前我已调好所承担的网课,中午我和儿子早早吃了饭,各自奔赴防疫岗位。我的值勤点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基本都是附近公交公司的老住户,小区也没有大门,原来也是露天值勤,因为一场雨雪,条件太差,街道办便给值勤人员搭建一个面积不大的塑料帐篷,虽然四面透风,但聊胜于无,好在天气在一天天变暖,人就是在外面也不太受罪了,我很满意。我们一班岗有两个人,社区工作人员一人,党员志愿者一人。也是严格地检查控制人员出入,量体温,做宣传。居民的素质很不错,很配合我们工作,值勤多日,没有一位居民胡搅蛮缠。大家都意识到了防疫检查是为了全体居民好,防疫关系到每位居民的安全,在这场防疫之战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有的人都处在命运的共同体当中。当别人安全时,我也是安全的,当别人被病毒击中的时候,我也会处于危险之中。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时,防疫工作还是好做的。防疫值勤的六个小时虽然不短,但因为事情多,不闲着,反而过得很快。
从2月18日开始,淮北市靠着强力防控,阻住了病毒肆虐的魔爪,确诊病人止在了27例,至我写下此文的23日,确诊和疑似病例新增数连续六天都是0。一位网民激动地发言:“以前读书都想科科100分,今日才知0是最高分。0是多么可爱的数字,鹅蛋脸笑口盈盈。拥有0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健康!拥有幸福!拥有一切!”这个“0”就是对疫情防控战士的最高奖励!但大家还不能高兴过早,据中央2月18日对疫情防控的判断是: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一念大意,前功尽弃!我们没有放松,依然每天坚守岗位。
在余暇里,我回顾着这场防疫战的前前后后,我在战斗中所做的一切。我意识到: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有时候,岁月静好,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2020年春天中国与病毒疫情的搏斗是如此的惊心动魄,让人难忘,我是这场战役的见证者,也是一位参与者。我们每个人的坚守,都是对这场战役无声的付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尽职尽责,就能构成社会的免疫力,就能够战胜灾难的突袭,迎来春天的阳光!我和儿子能在这场战役中挺身而出,当好疫情防控“志愿兵”,这会是我们人生值得回忆的骄傲!
🔺醉歌文苑精品回顾
栾洁 | 我在你寂寞的青春里,曾经诗意地来过
栾洁 | 只为你一人倾国倾城[特约作家]
刘翠艳 | 第一场雪
涵文 | 明月寄乡愁[诵读:稳稳]
刘翠艳 | 又是一年秋色美[原创]
夏雪 | 爱上秋天,爱上夏雪(组诗)
杨世诚 | 文字相伴,点缀生活
周彩萍 | 把心放空[推荐作品]
谢铭晏 | 我的眼角残留着你的泪……
刘勤田 | 邂逅云梦,遇见蕴舞和所有的美
吕红旗 | 芙蓉寨[特约作家]
栾洁 | 那个叫梅朵的女孩,你找到爱情了吗?
作者简介:
朱良启 ,男,现年49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三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260余篇,70余万字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辣之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zysp.cn/keji/202509-23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辣之友号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防控战中的父子志愿兵:朱良启的感人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辣之友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